林鄭:衞生署醫生非次等 海外專科醫生服務年期應一視同仁

政治

發布時間: 2019/04/20 13:44

最後更新: 2019/04/20 14:21

分享:

分享:

醫務委員會下月8日將再討論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的方案。(資料圖片)

醫務委員會早前全數否決四個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的方案,引起社會熱議,委員會下月將就新方案再討論。特首林鄭月娥對新方案表示關注,指新建議只針對專科醫生,而「海外醫生」於各機構的「綑綁」年期亦非一視同仁,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與持份者商討,是否有更好的方案。

林鄭月娥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,她提到,現時醫管局嚴重短缺的不只專科醫生,同時應關注前線醫生不足的情況。她又認為,新建議下,在大學及衛生署工作的海外醫生,要綑綁較長年期是不公平的表現。

她強調,衛生署是重要的公共衛生機構,亦提供很多醫療及臨床服務,例如兒童能力及智力測試等。而衞生署評估該等服務輪候時間已愈來愈長,相關醫生空缺達四成,不希望新方案令海外兒科醫生等感覺自己是次等,導致他們放棄來港。

林鄭月娥又希望,海外來港服務的醫生毛的年期能夠「一視同仁」,醫學界不要認為在公立醫院服務的醫生特別優越,又說明白這未必是醫學界的想法,但觀感上不好。

醫學界提出的第五個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要求方案,是規定「海外專科醫生」考執業試前,要在醫管局至少工作1.5年,試後亦要再工作1.5年,即前後3年才可免實習。而若在大學醫學院工作,則要求試後需工作3年,在衞生署則要工作超過4年。

衛生署下午回應指,得悉有部分醫生組織代表,對署方專科服務和工作性質,以及人手短缺嚴重問題並不了解,未來會聯絡有關組織並作充分討論。署方補充,截至今年4月1日,衞生署醫生職系有59個空缺,主要分布在兒童體能智力測驗、家庭醫學、法醫、病理學等。因應運作需要開設職位及人員流失,該空缺數目在2019-20年度預計將會增至約120個。